首页 > 行业新闻 > 新闻详情
前沿 | 全球唯一!我国发现全温区固态制冷新材料,只需压力即可制冷!
发布:2025-9-13
1.jpg

近日,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全球迄今唯一的一种全温区固态制冷新材料,能在从室温(27℃)到液氮温度(-196℃)甚至更低(可能达液氦-269℃) 的极宽温度范围内,仅需施加和释放压力即可产生显著的制冷温变...

上月,制冷材料领域迎来重要发现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六氟磷酸钾(KPF₆) 材料中,首次发现并证实了前所未有的 “全温区压热效应”。这意味着,仅用一种材料,在施加和释放压力时,就能在从室温(27℃)到液氮温度(-196℃)甚至更低(可能达液氦-269℃) 的极宽温度范围内,产生显著的制冷温变(温度变化)。这打破了传统固态制冷材料只能在特定狭窄温区高效工作的限制。相关科研成果于2025年8月20日发表于《Nature》子刊。

2.png
该技术的核心突破:
1、“全温域”覆盖的革命性突破:
该材料(KPF₆)无论是在常见的27℃室温制冷、需要液氮的-196℃低温,还是需要液氢(-253℃)或液氦(-269℃)的极端低温区域,在加压(诱导相变)和减压(相变恢复)过程中均能产生显著制冷效应
团队直接测量到:

  • 27℃室温附近:释放250 MPa压力时,绝热温变(ΔTad)高达~9.5℃;
  • -196℃液氮温区:释放250 MPa压力,达2.5℃;
  • 实验证实该效应在-269℃极低温下依然存在。

2、相变机制统一性:
该效应源于压力诱导的菱方相变。无论在27℃的立方相、-18℃的单斜II相,还是-196℃的单斜I相,施加压力后KPF₆均会转变为菱方相释放压力时相变可逆,实现宽温区制冷。
3.png
3、显著性能参数:

  • 27℃时熵变高达144 J·kg⁻¹·K⁻¹,制冷温区跨度超50℃;
  • 相变斜率(dT/dP)约2.03℃/MPa,符合高效压热材料特征。


存在问题与挑战:
1、高压工程化瓶颈:
实现显著温变需250 MPa(约2500个大气压) 压力。如何开发高效可靠的压力加载/卸载系统,是商业化应用的首要障碍。
2、材料性能优化空间:

  • 样品微观结构影响温变曲线稳定性(可能出现肩峰);
  • 需通过复合材料(如石墨烯)提升热导率(当前仅0.368 W·m⁻¹·K⁻¹)。

3、极低温区精确测量:
-269℃区域的压热效应(ΔTad 和 ΔS)直接测量数据尚不完善,需开发专用低温高压表征技术。
4、系统集成复杂性:
设计适应宽温区的“自适应”热力循环系统替代传统多级制冷,存在工程集成挑战。

前景展望:
1、技术路线颠覆潜力:
若突破高压瓶颈,有望实现:

  • 单级宽温区制冷:覆盖-269℃~27℃的单一材料系统,大幅简化设备结构;
  • 新型热力循环:开发适配全温区特性的高效循环模型。

2、多领域应用场景:
4.png
3、新材料开发方向:

  • 探索PF₆基系列材料(如NaPF₆, KAsF₆)的全温区效应;
  • 开发压力需求更低(<100 MPa)的新化合物。

4、多场耦合增效:
压力与电场/磁场协同调控,可能进一步提升制冷效率(如Mn₃-XPt₁+X中的压磁耦合效应)。

总结:
KPF₆的“全温区压热效应”实现了固态制冷领域的范式突破,首次用单一材料覆盖-269℃~27℃温区。尽管高压工程化和系统集成仍是产业化的关键障碍,其原理突破性为发展结构简约、温区全覆盖的下一代固态制冷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。这项“中国发现”有望重塑低温技术格局,推动量子科技、能源效率等前沿领域跨越式发展。

参考文献:
Zhao, X., Zhang, Z., Hattori, T. et al. 
All-temperature barocaloric effects at pressure-induced phase transitions. 
Nat Commun 16, 7713 (2025). 

文章来源:电能技术超市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[打印]

主办单位

深圳市制冷行业协会

东莞市暖通空调行业协会

广东省热泵产业协会

东莞市制冷空调学会

深圳市生物与工业洁净行业协会

广东智展展览有限公司


指导及协办单位

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暖通空调与制冷分会

中国室内空气净化协会

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

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

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

江苏省制冷学会

浙江省制冷学会

山东省制冷空调行业协会

海南省暖通空调行业协会

湖北省制冷学会

福建省制冷学会

广西制冷学会

山西省制冷空调行业协会

湖南省制冷学会

河北省制冷学会

同期活动
参观登记
 
 
广东智展展览有限公司 粤ICP备05138619号    展会介绍  |  展会新闻  |  行业新闻  |  网站地图  |  免责声明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智展官网